“坐月子”是產后休養(yǎng)調攝的代名詞,月子期也就是醫(yī)學上所說的產褥期,即產后6周,是從胎盤娩出至產婦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復至正常未孕狀態(tài)所需的一段時期。如今生活條件好了,產褥期洗澡洗頭已經不是禁忌,而講究個人衛(wèi)生是非常必要的。陽江市婦幼保健院婦女保健科主治醫(yī)師周祖妹指出,科學坐月子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休養(yǎng)環(huán)境及作息
(1)休養(yǎng)環(huán)境:清潔、舒適、安靜、方便、陽光充足;適宜溫度,夏天可保持比室外低2度;如果使用電風扇和空調,應避免直接吹產婦;要經常開窗換新鮮空氣,注意勿讓產婦直接吹風;預防產后中暑。
?(2)休息:休息時間與寶寶的作息時間保持一致,要保證每天8-9小時的睡眠,臥床姿勢宜經常變換,避免長時間仰臥,以防惡露排出不暢;會陰有傷口者,多向傷口的對側保持臥位或坐位。
2.哺乳及乳房護理
(1)母嬰同室,早接觸、早吸吮。第1次哺乳前,先用溫開水清洗乳頭及乳暈,以后每次哺乳前后,均用溫水毛巾擦洗乳房及乳頭。哺乳完畢后,應擠出一滴乳汁涂抹于乳頭。
(2)按需哺乳。媽媽們要掌握正確的哺乳姿勢,使嬰兒正確含吮乳頭。
3.飲食
產后1小時可讓產婦進流食或清淡半流食,產后1-2天逐漸改進普通飲食。食物應富有營養(yǎng)、足夠熱量和水分。
(1)產褥期食物選擇原則:①食物種類齊全多樣,每日不可缺少新鮮蔬菜水果。②增加魚、禽、蛋、瘦肉、海產品攝入。多食用含鐵豐富的動物血、肝、瘦肉。③適當增加奶類,多喝湯水;并補充孕產婦多維元素、鈣劑。
(2)產后慎食或忌食辛燥傷陰、發(fā)物、寒性生冷食物。烹調方法應該以比較容易消化為原則;每餐注意干稀搭配,葷素搭配。
4.早期活動
陰道自然分娩者,在產后6-12小時可起床稍事活動,產后第2日即可隨意活動,陰道難產或剖宮產者,可在產后第3日開始,由旁人協(xié)助下床活動。產后第一次下床活動時必須有人陪伴,以防動作太猛引起血壓變化,導致摔傷;產后10天后即可做一些輕微家務,至少3周以后才能進行全部家務勞動;忌久站、久蹲、用力過猛。不是陽光太猛或明顯刮風下雨的天氣,可于產后一周后出門散散步,呼吸新鮮空氣,注意防風。建議行產后康復鍛煉,做產褥操,運動量循序漸進。
5.個人衛(wèi)生
產后身體處于“分解代謝”過盛的狀況,許多代謝的廢物要排出體外。產婦如果不夠清潔,常常會有異味,因此全身的清潔及衛(wèi)生十分重要。?
(1)正常分娩的產婦分娩后2-5天便可以熱水洗澡,但不應早于24小時,以選用淋浴為佳。產后6周內不宜洗盆浴或大池洗浴,以免不潔洗澡水流入生殖道引起感染。洗澡時間不宜過長,每次5-10分鐘即可。如果分娩過程不順利,出血過多,或平時體質較差,不宜勉強過早淋浴,可改為擦浴。?
(2)可熱水洗頭,要注意馬上吹干,避免受涼。衣物選擇:穿純棉內衣褲,衣著寬松,厚薄適中,既要防風,也要防暑。要勤洗勤換。
(3)注意口腔衛(wèi)生:飯后要漱口,預防口腔感染和牙周炎。
(4)注意保持會陰清潔,干爽。
(5)床單、被罩、衛(wèi)生巾和護墊都要勤更換。
6.家庭和社會的關愛
丈夫參與,家庭支持,朋友關心。注意產婦產后心理保健,注意觀察產婦情緒變化,消除其心理障礙,抑郁嚴重者須及時專科診治。
7.重視產后檢查
產后檢查包括產后訪視和產后健康檢查兩部分;主要了解產婦產后恢復和哺乳情況,處理相關問題。
(1)產后訪視:產后3天、14天、28天分別進行訪視1次,出現(xiàn)母嬰異常情況應當適當增加訪視次數(shù)或及時就醫(yī)。
(2)產后42天常規(guī)健康檢查:產后6周應去醫(yī)院常規(guī)隨診,包括①全身檢查:測血壓脈搏,查血、尿常規(guī);了解哺乳情況。若有內科合并癥或產科合并癥應作相應檢查。②婦科檢查:觀察盆腔內生殖器是否已恢復至非孕狀態(tài)。同時應帶嬰兒在醫(yī)院做一次全面體檢。
產后婦女可能有惡露異常、哺乳問題、尿潴留、便秘等情況,要及時咨詢醫(yī)生,及時處理。產后6—8周內禁性生活,一旦恢復性生活必須注意避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