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女性應該像平時一樣刷牙、洗臉、洗腳、梳頭,飯前便后洗手,喂奶前洗手。產后陰道有惡露排出,要注意保持外陰部清潔,每日用溫開水洗外陰,勤換內褲與衛(wèi)生墊。大小便后避開傷口,用衛(wèi)生紙由前向后擦凈.注意不要反方向,以免肛門周圍細菌污染生殖道造成感染。
一、產后婦女怎樣洗澡
產后的婦女是很容易出汗的,特別是睡覺時和醒來時,往往會大汗淋漓,內衣浸透:由于汗腺分泌過多,極易污染皮膚,加之產后抵抗力較弱,皮膚上沾染的細菌很容易繁殖生長,侵入肌膚引起皮膚炎癥。因此,產婦應經常洗澡或擦澡,保持皮膚清潔衛(wèi)生。
產婦洗澡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洗澡應采用淋浴。產后因宮頸口是開放的,一個月內不可用池浴或盆浴,以免臟水進入官腔引起上行感染。
2、洗澡時間不可過久;水溫不可過高,以免虛脫,每次淋浴時間10~15分鐘,浴水溫度以3 8℃~40℃為宜,浴室的室溫應不低于2 0度。一般來講,產后24小時就可以淋浴,也可在產后105天內開始。洗浴次數(shù)可按季節(jié)安排,一般是每周至少2---3次。
3、會陰裂傷或切口未愈合時,不宜淋浴,可用溫水擦浴代之。
傳統(tǒng)習慣認為,產婦不能洗澡,而且不區(qū)分天熱或天冷都要穿得厚厚實實,頭上要戴帽子,因此有不少產婦在產褥期間全身都長滿了膿皰瘡癤。她們不知道淋浴不但不影響產婦的健康和恢復,而且會迅速解除婦女分娩過程中的疲勞,使產婦頓覺精神舒暢,促使其早日恢復。
二、產后婦女怎樣刷牙
我們已經知道,我國民間流傳著產婦在月子里不能刷牙的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jù)的。一個人在任何時候都應注意口腔保健。據(jù)科研人員測定,在人體的各個器官中,要以口腔里的細菌最多。細菌種類就多達250~300種,正常人每毫升唾液中含菌達6 0億個以上,每克齦溝標本含菌2 000億個,就一般人的漱口水中,每毫升含菌也在5 0萬個左右。常見的細菌有乳酸桿菌、鏈球菌、葡’萄球菌等。
婦女懷孕之后,由于內分泌系統(tǒng)的變化,可使正常牙齦組織腫脹、出血,醫(yī)學上稱妊娠期牙齦炎。這種炎癥要到分娩后一段時間才能消退。產婦在坐月子時往往吃大量食物,尤其是甜食比平時吃得多,一日三餐之間還要加餐。這樣,就使食物夾在牙縫里和停留在口腔中的機會增多了,產生的細菌也隨之增多了。
可見,產婦不僅要刷牙,而且要實行“三三三’’制,即每天刷3遍牙;飯后3分鐘刷牙;每次刷牙3分鐘。但要注意,產婦刷牙一定要用溫水,避免冷水刺激。
(本文來源:39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