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科曾靖燕——新生命降臨的迎接天使,見證愛和生命的奇跡
每個新生命的誕生都是奇跡,而生產就是奇跡的延續(xù)。直到孩子降生為止,任何事情都不可預測。產房里,有新生,有死亡,有欣喜,有悲痛,有希望,也有絕望。產科醫(yī)生,是這一切的見證者。
丹心仁術惠眾生,大醫(yī)精誠譜贊歌。曾靖燕,婦產科副主任醫(yī)師,從醫(yī)14年,以救死扶傷為己任,用精湛的醫(yī)術和強烈的責任感,為無數個家庭帶來了歡樂與喜悅,用實際行動來見證生命的奇跡。
孩子哭了,我們笑了
2018年,一個即將分娩的產婦被送到了陽江市婦幼保健院產科。產婦花花(化名)在產房待產過程中,宮口開3cm,胎心監(jiān)護儀提示胎兒胎心率突然變慢。
“胎膜已破、胎心下降”,幾個敏感的詞匯讓經驗豐富的產科醫(yī)生曾靖燕意識到花花的情況不妙。在對花花進行陰道檢查時,曾靖燕發(fā)現花花陰道內可觸及臍帶,手指放在上面,還能感覺到它在搏動,試著托起胎頭,胎心音能迅速恢復,她馬上判斷這是臍帶脫垂了!
若臍帶脫垂是指胎膜破裂時臍帶脫出于宮頸口外,降至陰道內甚至露于外陰部,是產科極為兇險的一種突發(fā)情況,對胎兒危害極大。
臍帶血液循環(huán)阻斷超過7~8分鐘,胎兒會迅速窒息死亡。在發(fā)現臍帶脫垂時,留給醫(yī)務人員的時間只能以秒計!多耽誤一秒鐘,胎兒便會多一分窒息危險。
面對如此危險的情況,曾靖燕一邊迅速托住了胎兒先露的胎頭,防止再往下降,一邊緊急聯系手術室和新生兒科做好相應準備,啟動緊急搶救綠色通道。
曾靖燕小跑護送花花以最快速度到達手術室,麻醉師、護士早已在手術室內等候著。局麻、手術,僅僅用了10分鐘,曾靖燕就把嬰兒從花花體內取出來。直到嬰兒第一聲"哇哇”啼哭響起時,在場的所有醫(yī)務人員才松了一口氣。
“生產是一個奇跡,在出生那一瞬間之前,會發(fā)生什么沒有人知道。而我的工作就是守護這個奇跡,并提供幫助。我熱愛我的工作,也愿意為此奮斗終生!”曾靖燕笑著說。
產婦的信任,醫(yī)生的幸福
2018年4月,30歲的陳女士,在國家放開“二胎”政策后,終于又成功懷孕了,喜悅不言而喻。
陳女士的第一胎因為寶寶太大,所以進行了剖宮產。這一次生產,她很希望“老二”能順產,但“一胎是剖,二胎要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陳女士經朋友的介紹來到陽江市婦幼保健院產科找到了曾靖燕醫(yī)生。
曾靖燕在與陳女士充分溝通后,告知她除了瘢痕子宮外,沒有其他一些剖宮產的指征。只要胎兒不大,胎位正,提前發(fā)動,我們會給試產機會,但是如有特殊情況還是要剖的。
2019年1月,陳女士離預產期還有5天,迎來了寶寶的提前發(fā)動。雖然順產的困難重重, 但陳女士卻感到很心安,因為曾靖燕一直在現場陪伴她生產,嚴密監(jiān)測她的產程進展。
整個生產過程,曾靖燕都在指導陳女士,教她如何緩解疼痛,怎樣正確呼吸,如何用力……并且,曾靖燕還一直為陳女士鼓勁,“加油加油,換口氣再來!”
經歷了2個小時的努力,陳女士成功生下了一名5.8斤的男寶寶。“非常感謝曾醫(yī)生,幸虧有她在,特別是她那句你能生,真的給了我很大信心!”陳女士心中對曾靖燕充滿了感激之情。
對此,曾靖燕很淡然,“這沒什么好說的,這不是很平常的事情嗎?我只是千萬醫(yī)生中普通的一名產科醫(yī)生,我的付出對于我來說都是本職工作?!?/span>
在曾靖燕14年的職業(yè)生涯中,她完成了無數次的產婦緊急搶救任務。作為產科主任助理,曾靖燕不僅要完成日常的門診、病房、帶教查房工作,還要協(xié)助主任處理科室的日常事務,負責綜合協(xié)調科室的日常工作。
?
(曾靖燕正在協(xié)助產科主任工作)
在忙于臨床工作的同時,曾靖燕還非常注重抽時間承擔醫(yī)學科研任務。為更好地研究產婦胎膜早破,曾靖燕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投入到如何提高胎膜早破的檢測率的研究中。曾靖燕表示,臨床科研是每一位醫(yī)生必需的技能。如果醫(yī)生不做科研,僅僅滿足干好臨床醫(yī)療工作是遠遠不夠的,很快就會被快速發(fā)展的醫(yī)學知識淘汰。
?
對曾靖燕而言,產科醫(yī)生這個職業(yè)最大的快樂,就是每天都在迎接新生命。盡管工作累并且辛苦,但當孩子呱呱落地那一瞬間,心里總是覺得很欣慰與滿足,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寶貝當你慢慢降生
是誰捧你在手中
微笑看著你第一次啼哭
放在媽媽懷中她是誰
你是否能記起
在你還未睜開雙眼的年紀
她是誰 曾經溫暖過你
白色的身影像天使的雙翼
——《產科醫(yī)生》片頭曲